2023年6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:中國式現代化“是文明更新的結果,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”。壯闊山河,萬里風光,向北,徜徉于長江國家文化公園,臨岳陽碧波,賞云陽漢服,觀巴蜀文明,覓青海古塔;往南,漫步于平江歷史文化街區,沉浸式體驗“食四時之鮮、居園林之秀、聽昆曲之雅、用蘇工之美”的“蘇式生活”……山河之美、文化之美,文明之美盡收眼底。
“六合同風,九州共貫”,中華文明五千年,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。浙江余杭良渚遺址、山西襄汾陶寺遺址、陜西神木石峁遺址、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,都邑翼翼,古物煌煌,見證了中華文明起源、形成與早期的發展進程。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、陰陽家、縱橫家、農家等,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,促進了中國思想和學術的繁榮,推動了東南亞的社會文明與進步。造紙術、指南針、火藥、印刷術,四大發明濃縮了中國千年智慧,為世界文明留下了一串光耀足跡。楚辭、漢賦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、明清小說,中華文學,七朝六絕唱,以文化鏈的形式,概括出華夏神州對人類社會所貢獻出的精神財富。
從古城遺跡到諸子百家,從四大發明到詩詞曲賦,中華文明汲古潤今、與古為新,是讓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于中華文化的珍貴沃土。
“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”,國潮風起,文化大美。大美北京,開啟一場品味古都風韻的中軸之旅;紅色上海,把600余處紅色革命舊址遺址融入城市根脈;禮樂山東,用“云層畫卷”彰顯新時代齊風魯韻;詩畫浙江,為亞運打開一扇“中國詩意東方窗口”……中華文明熠熠生輝,汲古潤今、與古為新。
創新為中華文明插上翅膀,中國式現代化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。中國方案,光芒萬丈。杭州亞運會用創意激活傳統文化,無論是千年良渚的太陽光束之火,還是由絲綢刺繡制作而成的定格動畫宣傳片;無論是從“江南憶,最憶是杭州”中走來的機器人吉祥物,還是從“淡妝濃抹總相宜”中取材的亞運色彩系統……都亙古亙今,讓人驚嘆。中國創造,世界矚目。移動支付、電子商務、共享單車等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成果已經成為中國新的技術名片,被網民歸入“新四大發明”,高精尖技術更是不斷探索,不斷突破,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超級計算機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、量子計算通訊技術等就是杰出代表。中國智慧,無與倫比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開放包容,美美與共,讓傳統“和合”理念創造性轉化為兼具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新時代表述,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、生機盎然。
“創新才能把握時代、引領時代。”中華文明與時俱進、勇于創新,不斷譜寫新時代新的華章。追風去,新時代,讓我們一覽山河,與中國現代文明“雙向奔赴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